成都世运会 - 时隔两年,伊朗武术选手再度闪耀成都

  新华社成都8月9日电(记者孙哲、董小红)时隔两年,伊朗武术运动员沙欣·巴尼塔莱比再次来到成都参赛。

  两年前,他代表伊朗参加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,并在武术男子南拳比赛中获得铜牌,不仅赢得对手的尊重,更收获了成都观众的祝贺。8日,沙欣带着更高的目标,又一次来到成都,参加世界运动会武术男子南拳-南棍的角逐。

  8月8日,冠军伊朗选手巴尼塔莱比(中)、亚军文莱选手鲁斯兰(左)、季军中国台北队选手刘菖闵在颁奖仪式上。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

  “这次来成都前,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发挥出最佳状态,超越那枚铜牌。”他说。

  在当日上午的南拳比赛中,他的单项成绩和两年前一样排名第三。晚间的南棍比赛中,他选择了一套难度极高的动作,最终以19.466分的总成绩夺冠,为伊朗斩获一枚世运会金牌。

  “这套动作连很多中国顶尖选手都不会轻易尝试。”沙欣赛后骄傲地说,他下场时挥舞着拳头,朝着看台高声欢呼庆祝胜利,观众们也随即爆发出欢呼声。

  8月8日,伊朗选手巴尼塔莱比在南棍比赛中。最终,他获得冠军。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

  “时隔两年再来成都,这依然是一个美丽且现代化的城市。”他说,“我对这次的成绩非常满意。相比大运会,这次的竞争更加激烈,现场氛围也更为热烈。”

  2004年,沙欣出生在伊朗的一个武术世家。虽然距离武术的发源地中国有数千公里之遥,但当地仍有着浓厚的习武氛围。沙欣的父亲曾是伊朗国家武术队的主教练,而他的妈妈也是一名武术裁判员。

  9岁时,沙欣就在父母的规划下,走上了武术垫。

  “当时我对武术毫无兴趣,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习武。”他回忆,“但我的父亲是个严厉的人,我不敢违背他的意愿。”

  8月8日,伊朗选手巴尼塔莱比在南棍比赛中。最终,他获得冠军。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

  每天清晨,沙欣都会在昏暗的晨光中起床,跟随父亲的口令开始一天的训练。小小的身影在练武场上不停穿梭,反复练习着一个又一个基本动作,手腕磨出水泡,腿部肌肉酸痛。有时,他难以忍受训练的枯燥与疲惫,萌生放弃念头,在向母亲寻求帮助时,却发现母亲和父亲一样,要求他坚持下去。

 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,沙欣对武术的态度和认识逐渐发生了转变。“与其他项目相比,武术是独一无二的运动。它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的体能训练体系,帮助我的身心变得更加强健。它还教会我要保持谦逊,要乐观积极和坚韧不拔。”

  在父母和教练的倾心指导下,沙欣开始在国内外赛场上崭露头角。他说,自己最骄傲的时刻,就是站在最高领奖台上,国旗升起、国歌奏响的那一刻。

球友会平台

 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,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开始练习武术。伊朗有全国武术协会和庞大的爱好者群体,沙欣和家人坚持不懈地推广武术,他还乐意用社交媒体分享习武日常,向更多年轻人展示武术的魅力与文化内涵。

  8月8日,伊朗选手巴尼塔莱比在南棍比赛中。最终,他获得冠军。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

  和当日比赛的很多对手一样,沙欣也憧憬着有一天能够看到武术出现在奥运赛场上。“武术比赛的现场很有气氛,动作也很有美感。如果武术在世运会上的热度能帮助它进入奥运会,那将是我最乐意看到的事。”

  在完成世运会的比赛后,沙欣将在不久后远赴巴西参赛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已确定了终生习武的目标。“只要身体健康,我就一直参加比赛到30岁,在未来,我百分百想成为像我父亲一样的教练。但在此之前,我必须每天都不断提升自己。”

本文来源:球友会·(千亿)官方网站